【四星安防网】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3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据记者了解,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例如,一个城市有100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在1万辆汽车上装上智能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也能随时实现对话。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业内专家表示,掌握“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不仅仅体现在技术领先,更在于我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之一。
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内目前研究物联网的核心单位。去年夏天,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目前,江苏正突出抓好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工作,并迅速形成了研发安全感与产业突破的先发优势。
多种传感手段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后,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由于效率高于美国和以色列的防入侵产品,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发文要求,全国民用机场都要采用国产传感网防入侵系统。目前,仅浦东机场直接采购传感网产品,金额为4000多万元,加上配件共5000万元。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表示,若全国近200家民用机场都加装防入侵系统,将产生上百亿的市场规模。
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在哪里?
中国要掌握“物联网”世界话语权
什么是物联网?
日前,江苏省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专程到会作高端科技报告。他指出:“未来世界,数据为王。‘数据海’将是物联网的重要元素,绝不能掌握在商业公司手中。”
1999年“物联网”概念初步被提出,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的一份报告引发全世界大范围的关注,这个报告中定义物联网是把任何物品通过信息传递跟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交感为中心,可以实现自动化、定位、跟踪、监督和管理。这个概念是以互联网为核心进行延伸的,简单讲就是互联网加上传感器。后来,不同行业,如通信行业和控制、计算机行业、传感器行业等,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概念,且相互之间很不同。潘云鹤院士说,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物联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但是通过10年的概念发展,他认为可以用“C3SD”来概括,也就是包含通讯系统、感知系统、计算系统、控制系统和“数据海”等五大技术支撑系统共同组成了“物联网”的含义。
潘云鹤院士大胆预测,未来将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这一时代可以把一切的物质进行信息化,比如说物品的位置、大小乃至是物质的生命成长过程,都可以通过传感器网络为介质转化为信息进行储存,人们再通过信息的重组、融合,对事物进行识别、控制。这一涵盖天地万物的信息收集,转化成数据进行储存,是非常海量的,远远超出了我们现在理解的数据库的容量。这一海量数据,也就是潘云鹤所说的物联网五大技术支撑系统的“数据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将至关重要。对此,潘云鹤院士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由于“数据海”的重要性,这样的资源应该尽量通过政府或公立机构进行控制,而不是放任垄断大公司来采集和处理,各地的政府对这类问题要有足够的预见和布局。
来源:南京日报 |